2011年4月28日星期四

溺毙



反复地在听
越来越喜欢吉他

以后,一定要把他学会


最近过的很快乐
因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每一天沉浸在以前所谓的爱好

把爱好变成了主业
虽然还不知道以后的日子会怎样

但至少做了今生无悔的事

有人问我
每天上上下下,日晒雨淋
不会辛苦吗?

告诉你,几乎每早起床的时候
我都在思考了两分钟
到底,这样做值得吗?

却往往还没得到一个答案前
身子就不由自主地弹起来
刷牙梳洗去了

每当在电车内挤得人贴人的时候
问题又再次出现
同样的,没有答案
然后时间又到了
又再次收拾心情上课去。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
第一个学期快过了
接下来的日子
应该也是很快

这句话
应该在部落格出现太多次了
你厌倦了?
我也是。

今天的心情很奇怪
应该又是“想太多细胞”作祟

结果在FB 写下
“有些事情一刀两断总比拖泥带水好,拖着拖着..自己就溺毙了..”

说真的
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
我宁愿溺毙好了

一个人下水总比连累其他人好

我不忍心
所以
一不小心
溺毙了















不久后,湖面应该就会再次平静
反正泛起涟漪已经成了习惯






2011年4月17日星期日

《电车物语 2》

这是第一篇用手提电脑打出得来的博文。
有点难度 ,毕竟比起个人电脑,我还需要时间适应。

要向爸爸致谢。
[鞠躬中]

这篇文在学院楼下的 Kopi - Oh 打的,感谢Wi - Fi 。
真的觉得自己长大了,有自己的自由,自己的空间。
但是又有点空虚,讨厌这种看似拥有却无感觉,但或许又是自己想得太多,
我的弊病,原谅我。

这是《电车物语》的第二篇,这一篇还真有血有泪。
早上因为电脑塞不进背包,想尽法子却连累自己错过一班车,
结果被迫等候15 分钟,然后再变成20 分钟,最后等了 30 分钟。

这时候 ,月台上都是人潮,看来迟起的鸟儿都飞来了。
电车来了,却只有三厢,大家就像战前士兵一样,准备冲陷战场。
车门打开,里头有两三人要出来,但大家似乎没看见,硬往内挤。
女人的脸孔被挤的变形了,我看得很难过。

电车内空间迅速挤满人,大家脸贴着脸,感觉很不舒服。
我的眼前是一位马来妇女,我们无奈地相望,我叹气。

电车行驶到 Kepong Station,外头的人根本再也挤不进车厢,只好做罢,等后下一趟车。
车厢里依然拥挤,人们还是脸贴着脸。

我后悔早上迟到两分钟而错过早班车,原来两分钟的影响是这么大的。
我们很无奈的继续下到下一个站。
Segambut Station , 我的画面除了车站还有野蛮的乘客。
不晓得为什么,这里的乘客都特别粗鲁和惹人不满。
果然不出我所料,车门一开,外头就像海啸,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撞进来,还引起争执。
车厢内实在是太拥挤,我必须垫起脚尖才有容身之处,
外头有个印裔男人尝试进入,阻挡了车门关上。

我挤得透不过气,只不过我更担心背包里的电脑。
这时我看见眼前的马来妇女叹气,眼眶红润,然后隐约看到泪水。
想必她和大家想的都一样,为了生活,忍了。
车门勉强地关上,挡门的印裔男人也勉强地进入车厢。

车内恢复平静,有人责怪印裔男人。
“我也是要工作,每办法!”
我隐约听到这句话,心中的气顿时消了。
有人笑着回答,但是我听不清楚,只知道因为那句话引起了笑声。

电车继续行驶,附近的一位青年突然感到不舒服,吐了。
地上都是呕吐物,但没有很肮脏,只是一些水。
有人让位让青年休息,并递上纸巾。

电车继续行使,到站了。
大家一窝蜂地窜出车厢,又是一阵混乱。

几秒的时间,刚刚熟悉的面孔已经在脑海消失,继续讨生活去了。

城市里有多少的人背负着惊人的梦想,却往往因为现实现世而被埋没。
车厢拥挤,却承载无数抱负,
大家都在讨生活,讨未来,讨理想。

大家因为想象的未来而奋斗;而忍受;而动粗;而无理。
顿时,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

大家都变得没有错,即使忍受是很痛苦。

因为大家都了解,我为了生活,
而他何尝不是呢?

后记:KTM 的服务真的需要改进,政府呼吁人们多用公共交通,却不提升应有的设备,谁的错?不晓得。在计划拍摄《电车物语》的短片,或许能够引起共鸣。

下次,我不会再迟到!

2011年4月12日星期二

电车物语

这是第一篇《电车物语》
除了《旅游的故事》,《爱情宝典》,《生活点滴》,《生活哲学》还有《目连死回忆录》外,另外开拓的标签。
而《目连死回忆录》也加入新的学院的生活,成为《流连学院路》。

《电车物语》是收集我每天在上学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感触。

第一篇的《电车物语》是发生在昨天早上,在 LRT 上。
我是一个人,前往比较靠近学院的 Taman Jaya 站。

电门打开,我一如既往的进入车厢。
找了个位子,我依靠在车厢,想事情。
电车像平常一样开着,我的目光移到座位上的男人。

他是个老人,带着一个大包包,左右手分别拎着袋子。
他闭着眼睛,不断调整自己的包包和袋子。
一个人坐了两个位置,另一边是印裔青年。

我观察男人一阵子,原来他是失障人士。
这时他将口袋的钱取出,开始数钱币。

一张,两张,三张——
隐约的听见他在喃喃细语数着纸币。

“这是一零吉吗?”
男人突然用英语大声问道,像别人听不见一样。
这句话打破了车厢里独有的引擎声,引来大家的注意。

“是的。”
在一旁的印裔青年回答。

男人道谢后继续数着纸币,数着数着。
身旁的印裔青年到站了。
男人继续数着纸币,十块钱,五块钱,一块钱。

“咦?”男人自己疑问起来。
“我的十块钱是不是掉了,怎么少了?”
男人再次大声问道。

“没有”
这次轮到我回答。

“我的钱应该掉了,能不能帮我找一下?”
男人继续地说。

“没有,你的钱没有掉。”
我再次回答。

“那应该是我数错了。”
男人继续数着他的纸币。

到站了,车厢的门开了。
我迅速的塔出车厢。

我是害怕,不是同情。
而是羞愧,羞愧于自己的不知足。
羞愧于自己经常的抱怨。

别人连选择的余地都没有,但却勇敢的生活,坚强地独立。
我们好好的一个人却表现的马马虎虎。

有些事情真的是失去后才会后悔。
昨天那趟车,承载了一个人的缺陷;同时也承载整车厢醒悟。

我离开车厢前,男人对面的女士看着他。
目光似乎也在思考。

抱怨在那一刻变成了难看的疙瘩。

随着楼梯而下,远处的电梯门打开。
一位上班的女士走出来。
往脸上瞧,她天生长着一副兔唇的嘴。

两秒,她消失在我的视野,看来是赶着去上班。
而相隔短短两分钟,两位让我学习的是这辈子都需要的。

电车来来往往,
每天的故事情节都不一样;
没想都承载不一样的故事。

学习他们的故事,又是不一样的一天。 =]

2011年4月7日星期四

乡音考古

在听《乡音考古地带》
是爱FM独特风格的节目
自己向来都不喜欢听这个电台
因为太累赘,很婆妈
但是这个节目吸引了我

我是个种族主义者
热爱自己的种族,自己的籍贯
还有华文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当然,不是因为歧视其他种族
我也欣赏其他种族的优点
像日本文化的坚忍不拔和谦让
像西方文化的阔野创意

嗯——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管你喜不喜欢自己的籍贯或种族
或过度欣赏其他文化
但潜意识和原始的自己其实已经存在于根源的文化

比如,你用筷子进餐
或说中文。

《乡音考古》是一个考究籍贯以及文化的节目
潮州、福建、客家、福州(在砂劳越服役的时候见识很道地的福州人)

听节目的同时在想
现今,自己籍贯的童谣、歌曲
懂得多少?
小时候爷爷奶奶唱的,你学到多少?
以后你还会用相同的歌曲哄你的孩子睡吗?

我惭愧,自己未能学习多少
优良文化的传承可能以后会消失、淘汰
那以后还剩什么?

但属于自己籍贯的语言都不会说,
那如何分别自己是潮州人、客家人、福建人?
Identity 消失,还剩什么?

很多的中学生为了自己的成绩比较漂亮
都会牺牲华文
以前很懊恼,然后就会破口大骂
不要怀疑,很多邻座都被我威胁过 ==
刚刚在听节目时想,现在的年轻人连母语课都不拿
何况是华语外的方言?

甚至
有些朋友连华文也不会写,不会说
我的内心是难过的
因为他们像孤儿,没有家

以后应该会有那么一天
他们会很难过的——当他的孩子问:“客家话怎么说?”
或许,他会愣住。

那个
昨天晚上去久违的书法班
令人欣慰的是人数增加了
意味文化传承者相对的增加了

其实
这个课题有很多话想说
但都不是自己的问题
改变不了大环境的时候,唯有改变自己的心态
做好自己传承的工作

为下一代会问你的问题准备答案吧

点击吧
http://jiankaogudidai.blogspot.com/

为自己的根做点事
根枯了,树是长不活的



嗯,听到消息日本传来7.4 级地震
祈祷...

最近很忙,却忙得很开心
因为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
就算每天赶得很累,走很远,站很久,等得汗流浃背
都是很快乐和满足的

志愿还是要和兴趣相搭
才是完美 =)

加油!